广告填充率下降,该如何定位问题?
2022-05-27 08:36:1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填充率是广告变现中的关键指标。但在变现过程中,许多开发者发现:时常会出现填充率下降的现象...

*广告填充率,指在所有广告请求中,有多少比例的请求被响应并返回广告。广告填充率=广告返回量/广告请求量*100%。例:某 APP 开屏广告位某一时段被触发了 10,000 次,也即产生 10,000 次的广告请求;其中有 9000 次被广告平台响应并返回了(要投放的)广告,那么该 APP 的开屏广告填充率为 9000/10,000*100%,即 90%。

本篇将阐述一下填充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。

1)因采买方数量或预算减少导致填充率下降

对接的广告采买方/需求方渠道数量越多、渠道预算越大,则 APP 的广告填充率就会越高;反之,APP 对接的广告采买方渠道越少、渠道预算不足,则填充率也会相应降低。

因此,若对接的广告渠道突然调整预算,缩减或停掉了对 APP 的广告采买,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填充率下滑。

针对这种情况,为了稳定并提升填充,首先建议 APP 不要“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、只对接一家或两三家渠道,以免因渠道依赖性过大,当渠道突然调整预算时而致使广告业务严重受影响;此外,建议 APP 拓展更多广告采买方渠道,以提升流量的竞争优势,进而提高广告填充和收益。这里需要多说一下,对于拓展更多渠道,APP 可以选择自行建立直客、代理商渠道体系,或广泛对接第三方广告平台;当然,除了自己对接,APP 更可考虑直接接入一家聚合广告平台,比如类似美数AdMate,以更便捷高效且低成本的实现一键多渠道变现,让填充和收益能有更稳定的保障和提高。

2)因底价调整导致填充率下降

若 APP 在广告策略中设置了底价,则广告平台只会返回符合(≥)开发者设定价格的平台的广告。而当底价设置过高的时候,可能会过滤掉一些出价低的平台渠道、进而让填充率出现大幅下降。

针对这种情况,如果 APP 调整底价后,致使填充率下降、广告收益也下降,则建议还是适当的降低 eCPM 出价,以免因过高的 eCPM 而无形中“劝退”一部分广告预算,得不偿失;而假如调整底价后,虽然填充率降低了,但是整体的广告收益不降反升,则这种调整底价的策略就是可行。不过,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收益、不浪费广告请求,则建议 APP 最好增加低价的“兜底”广告,即将剩余的流量通过低价售卖给联盟打底,以充分保证填充率和提高媒体的整体收益。

3)因规则调整导致填充下降

为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的建立,开发者通常在广告策略中会设定一些规则,如设定屏蔽规则(对指定包名、关键词、特殊行业等限制投放)、或设定广告样式规则(广告内容格式、大小、尺寸等)等。而当 APP 对广告要求越少,符合条件的广告就越多,填充可能也越大;反之,如果对广告进行了过多的规则要求,则将使得严格符合要求的广告主创意过少,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影响到填充率。因此,当填充率下降的时候,也可以适当检查一下是否是因为 APP 某一时段调整了投放规则,从而无形中过滤掉一些广告物料,影响了填充。

针对这种情况,建议开发者首先要检查一下限定的规则是否过于严格(因为通常的规则设定不会对填充率造成过多影响),并考虑有些广告限制可以适当的放宽,从而吸引到更多填充、提高收益。当然,这里需要说明一点:对于一些违法违规广告内容的限制,并不建议 APP 忽略或放开,而是建议媒体拥有一套健全且严格的广告审核和过滤机制,以严格审核素材创意,防止自家媒体出现“不和谐”的广告内容,以致伤害用户体验且触碰监管和道德的“界线”。

广告填充率是媒体广告售卖能力、流量管理能力的体现,更是媒体变现收益的关键指标。希望媒体能成功应对和解决填充率低的问题,顺利走上商业化变现之路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